最近腸病毒真的「明顯升溫」,家長們務必提高警覺!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疾管署)近期指出,幼兒園和托嬰中心的腸病毒群聚事件顯著增加,門急診單週就診人次已逼近 1.2 萬,顯示疫情進入高度流行期。
為了讓爸媽更快掌握重點,我們為您整理了根據疾管署最新資訊和專家建議彙整的 4 大應對重點,幫助您保護家中寶貝👇
🦠 1. 警訊:現在處於高傳染期
了解當前疫情狀況,才能做出更及時的應對。
-
🟧 多縣市群聚發生: 多縣市的幼兒園、托嬰中心已爆出群聚感染事件,顯示病毒傳播速度極快。
-
🟧 典型症狀就診增加: 臨床觀察到,因「高燒 +口腔潰瘍/破洞」而就診的孩子明顯增加。
-
🟧 主要病毒型別: 本波疫情主要以克沙奇 A16、伊科病毒等為主流病毒型。
-
🟧 流行高峰預估: 預估這波疫情的流行高峰可能落在跨年至 2026 年 1 月中下旬。

🌡️ 2. 認識典型症狀與「重症前兆」
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大多數為輕症,但 3 歲以下的幼兒是重症高危險群,務必特別留意。
🚨 腸病毒 VS. 感冒 🚨
| 症狀 | 腸病毒 | 感冒 |
| 發燒 | 38~39°C(常見) | 不一定 |
| 口腔破洞 | 常見(可形成疱疹性咽峽炎) | 少見 |
| 手足疹 | 典型(手心腳底起疹) | 幾乎沒有 |
| 傳染力 | 極高 | 中等 |
| 惡化速度 | 有時很快 | 多為緩慢 |
💡 高度懷疑: 口腔破 +手腳疹+ 高燒 = 高度懷疑腸病毒。

⚠ 幼兒常見症狀
-
發燒
-
喉嚨痛、口腔破洞(造成吞嚥疼痛,食慾差)
-
手足口病(手心、腳底起疹或水泡)
-
食慾差、易哭鬧

🚩 3 歲以下需警惕的「重症前兆」(立刻急診!)
-
嗜睡、叫不太醒
-
意識不清、反應變慢
-
活力明顯下降
-
手腳無力、異常麻痺
-
肌躍型抽搐(無故突然抖一下,類似受到驚嚇,尤其在睡眠時更要注意)
-
持續嘔吐
-
呼吸急促或心跳異常快速

🏫 3. 為什麼幼兒園最容易群聚?
腸病毒的三大主要傳染途徑,讓群體活動頻繁的幼兒園成為這波疫情的**「重災區」**:
-
飛沫傳染: 透過咳嗽、打噴嚏散播病毒。
-
接觸傳染: 病毒沾染在玩具、門把、桌面等,再經由口鼻進入人體。
-
糞口傳染: 換尿布或清理排泄物時,可能因未徹底清潔而傳播。
玩具共用 + 密閉教室 + 近距離活動的環境特性,大大加速了腸病毒的傳播。

🧼 4. 家長現在要做的 4 件正確預防措施
面對高傳染期的腸病毒,正確的預防措施是保護孩子最有效的手段。
-
洗手 20 秒: 回家後應立刻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洗手 20 秒。
💡 特別提醒: 酒精效果有限→肥皂洗手或含氯漂白水消毒對腸病毒更有效。 -
環境消毒: 幼兒園帶回的物品、孩子常接觸的玩具、桌面、門把等,應每日用稀釋漂白水進行清潔消毒。
-
不共用物品: 不共用水壺、毛巾、餐具及衛生用品。
-
生病在家休息: 孩子若有任何症狀(發燒、喉嚨痛、起疹),務必請假在家休息,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,也避免孩子因抵抗力下降造成併發症。
🧡 爸媽真的辛苦了。
這波腸病毒來得快、傳得快,但只要資訊正確、預防到位,就能大幅降低孩子的感染風險。請務必將這些重要資訊分享給身邊的親友!
📚 參考來源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CDC Taiwan):腸病毒疾病介紹
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Page/FgfRlDl6XxDkuqaOghuNfQ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CDC Taiwan):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,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,落實防疫並注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
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ListContent/xdiZ0NuS67snzX0a7DGUHg?uaid=3GKQJMqNavCNBMnC0ktXL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