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誠部落格

不要不要期(Trouble Two)是什麼?正向教養用5要、3不要來應對

不想聽話的小孩

目錄

自從幼兒一歲半開始,家裡的幼兒就會變成「天使跟惡魔的化身」,有時可愛有時卻又情緒不穩定、愛唱反調,常常讓爸爸媽媽哭笑不得、苦惱不已!

 

不要不要期(Trouble Two)是什麼?

不要不要期,國外稱此時期為「Trouble Two」,Trouble Two 的孩子情緒起伏大,容易煩躁沒耐心之外,也常常會有自己的堅持,像是指定要爸爸幫自己洗澡;較固執不喜歡聽大人的意見,最容易辨別的特徵就是喜歡說「不要」,凡事都想要自己來!

抓狂的媽媽

 

這是一個嬰兒轉變成兒童的過渡期

當幼兒一歲半開始,小孩學會走路、學會說話,更學會分辨人我好惡,在情緒發展上,嘗試生命第一次的體驗:嫉妒、憤怒……,很多人會將此時期跟「青少年期」相提並論,學步期的幼兒是從嬰兒轉變成兒童的過渡期,就跟兒童轉變成人的青少年期一樣,都需要被重視。

 

人格發展學習自主

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認為,一到三歲是人格發展成「活潑自動」或「羞愧懷疑」的關鍵。這個階段幼兒必須學習「自主」──像是吃飯、穿衣、大小便的自理等。若無法獨立自主完成,孩子可能會轉而感覺羞愧、懷疑自我能力。此時期是主張自我,同時學習與他人的關係,進而學會表現自己。爸爸媽媽首先應包容孩子的心情,接著再教導孩子
甚麼能做,甚麼事不能做。

跟小孩溝通的媽媽

 

不要不要期掌握「5 要 3 不要」原則

 

5要

1、要感同身受
對孩子說貼近心情的話語。當小孩一直鬧著說「不要不要」時,首先感同身受地對他說「你不要對不對?」,用同理心解開孩子糾結的情緒是第一步。

2、要給予幼兒選擇權
將「指令式的話語」換成「讓幼兒選擇的方式」,例如:「去收玩具再刷牙」,可以換成問孩子「要先刷牙還是先刷牙呢?」

3、要多給予探索的機會
在環境安全的狀況下,給予孩子充分自主探索,讓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學習、玩耍、體驗與嘗試。就算小孩拿拼圖來當作炒菜的玩具,也沒關係。

4、要維持規律作息
當孩子餓了、累了、睏了,或刺激量過大,更容易出現負面情緒與壞脾氣,因此盡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,能減少這些負向情緒產生。

5、要多讚美
當孩子出現適當的行為要多給予關注和讚美,孩子才會一再表現,而不適當的行為,就要適時的給予轉移或忽略,不當的行為才會減少。

 

3不要

1、不要情緒性責備
如果大人變得情緒化,一貫性地斥責,孩子會搞不清楚什麼可以甚麼不行,而陷入混亂。大人應保持理性及冷靜。

2、不說不要
當大人說不要時,孩子越喜歡卻做那些被禁止的事情!例如:小孩在家裡跑來跑去,請不要說「不要跑!」,請改成「寶貝!在家裡走路要慢慢走!」

3、不退讓,要有底線
先制定好規則,並且溫柔「堅持」,讓孩子清楚甚麼事情能做,甚麼事情不該做!

 

 

小孩是不要不要的「叛逆期」還是「行為問題」

儘管 2 歲叛逆期,但如果孩子有以下這些表現,建議先尋求專業評估與協助:

  1. 大人在教孩子總是沒在看,眼神很少注視。
  2. 很少主動去尋求大人的關注或對大人展示自己的作品。
  3. 只要發脾氣就很容易對動手,踢、打、咬甚至衝撞大人。
  4. 發脾氣時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。
  5. 一天大概可以發 10~20 次脾氣。
  6. 只要發脾氣,持續時間都很長,平均大約都會超過 25 分鐘。
  7. 幾乎沒有辦法自我平復冷靜下來。

 

參考資料:

《天才領袖》搞定兩歲叛逆期

《天下雜誌》陪孩子度過人生第一個叛逆期

《學步兒父母手冊》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