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誠部落格

嬰兒作息如何養成

哄嬰兒

目錄

嬰兒作息有兩大激素影響

你家寶寶能好好睡一覺嗎?當遠古人類住在山洞,夜晚時洞穴會變得「黑暗」而「涼爽」,因而觸發了褪黑激素,帶來了睡眠。

「褪黑激素」與「皮質醇」,兩大激素影響寶寶睡眠,人類是日間活動動物,意味著白天醒著,黑夜入睡,所以人類的睡眠期和清醒期是由光線所決定。所以在家也應該製造相同的環境,睡覺前應該「關燈」並「降低室溫至18度」左右,以幫助寶寶睡覺。

嬰兒的晝夜節奏在出生後的幾週內發展,如果父母知道如何幫助寶寶調節「褪黑激素」與「皮質醇」,將有助於寶寶能更快速發展出符合成人作息的睡眠時間。

 

寶寶作息不正常會有甚麼影響?

嬰幼兒睡不好、睡眠不足,會讓皮質醇飆高。

當成人累了,會想辦法讓自己減壓。但當嬰幼兒感到疲累時,他們會變得“愛鬧”並且無法入睡。有些父母會想讓寶寶一直哭或晚睡,覺得累了就會更好睡,但寶寶在哭鬧時會大量分泌皮質醇,即使睡著了,血液裡的皮質醇濃度仍然很高,所以哭著睡著或累過頭的小孩,很容易睡一下就醒來。

這時最好的照顧方式,就是多哄寶寶讓他不哭,並且讓他們晚上早睡,搭配白天小睡,以降低皮脂醇的濃度。

 

媽媽抱嬰兒

 

嬰兒作息時間該如何養成?

 

1.先了解嬰兒睡眠狀況

建議爸媽可以使用嬰兒作息時間表,記錄寶寶一整天的作息,藉此來調整睡眠。剛出生的新生兒,與成年人的睡眠規律十分不同,每天需要約 16 到 17 個小時的睡眠,但是一次只能睡一、兩個小時,新手媽媽們此時會經常感覺到,寶寶反覆的入睡、哭鬧,這都是非常正常的。一直到寶寶大約6個月時,才會有比較明顯的睡眠規律。

2.增加白天活動量

新生兒一次的睡眠時間並不長,也常常會在夜間用哭聲呼喚媽媽,不過,若是能讓白天時間裡,多多的跟寶寶聊天、玩耍、互動,增加她的活動量,對於延長寶寶在夜裡更深更長的睡眠,其實有非常大的幫助。

3.減少夜晚的刺激

相對於白天時間,寶寶夜晚幾次清醒的期間,無論是餵奶、清潔等等,盡量減少與她的互動,不給予聽覺、觸覺等等額外的會饋,讓寶寶逐漸適應夜晚的睡眠。

電視、電腦、手機螢幕的光線與電磁波會減少褪黑激素,因此在睡覺前1個小時之前應該停止使用。同時,固定的睡眠儀式也會幫助寶寶放鬆更快,準備好入睡。

4.想睡覺時就上床

不要在寶寶完全睡著時,才讓她上床休息,正確的方式,是在寶寶快要睡著的時候,讓她回到床上休息,養成在床上獨自入睡的習慣,才不會總是需要在父母的懷裡安撫入睡。

睡覺嬰兒

剛出生的嬰兒,雖然因睡眠規律的不同,常常會影響到父母的正常作息,不過,透過以上幾個方式,可以更快讓她們適應、學習,漸漸地就會進入一個「好好睡」的狀態,各位做家長的也可以更安心、放心。參考資料:Getting Your Baby to Sleep

 

好睡嬰兒床墊推薦

好睡的環境很重要,PAMABE是全台唯一通過德國IGR護脊認證的嬰兒床墊,不僅好睡更保護寶寶脊椎發展。

德國IGR護脊認證

PAMABE嬰兒床墊與嬰兒

返回頂端